中国为传统文化“撑腰”
香港《大公报》在近日的文章中称,习近平在十八大后不久就鲜明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成为其一系列重要思想论述的核心。儒家文化数千年来在规范社会伦理、弘扬道德教化、维护社会和谐秩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现在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世界日报》在28日的文章中称,习近平一再为传统文化撑腰,不仅是其个人喜好,更是在树立“三个自信”的历史文化基础。
香港《文汇报》的文章在评论中央高规格纪念孔子诞辰时称,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纪念活动,凸显习近平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并意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
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大公报》的文章分析道,如果说前些年在很大意义上还是在单纯把孔子作为一张走向“国际名片”或者与海外进行情感交流沟通的纽带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领导人则是已经在以很宽阔纵深的视野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治国理念。
寻“三个自信”的文化基础 走中国特色道路
美国《世界日报》在28日的社论中指出,如今到了追求秩序,恢复民族精神依托的时代,要发扬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之道。中国人必须立足回到中国传统源流,才能心安理得。
香港《大公报》近日的文章也认为,习近平弘扬传统文化,是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对文化自信进行特别强调。
香港《新报》28日刊文指出,中央如此推崇孔子,折射出儒家哲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强调执政必须尊重历史、文化与传统。
除此之外,台湾《旺报》在近日的文章中还分析道,习近平的讲话在推崇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向外界表明了他的文化观:维护多样性、尊重不同文明、正确学习借鉴及推动发展与传承的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