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出版的乌克兰《地缘政治》杂志刊登了对驻乌克兰大使杜伟的专访。杜伟大使就中国发展经验、“一带一路”建设、大国关系及中乌关系等问题阐述了有关观点和看法。专访内容全文如下:
一、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与社会政治进程中影响力不断增强,将使中国成为未来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主体。在中国内政外交政策中,是什么保障了近20-30年来的成功发展?
中国这些年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不是偶然的,有一些经验可以和乌克兰朋友们分享。第一是保持政治安定。2000多年前,中国先哲老子就曾讲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寓意治国之道在于不折腾。中国历史上饱受动荡战乱之苦,我们从切身经历中深深懂得,没有安定团结,一切都无从谈起,特别是对中国这样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是如此。这些年,我们很好地保持了内部的安定团结,为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第二是聚焦经济建设。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说过一句朴素而深刻的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当今世界乱象丛生,究其根源,主要还是经济出了问题,发展出了问题。我们几十年来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从未偏离这个方向,从而确保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鼎力支持。第三是坚持改革开放。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近代以后因为僵化封闭而衰落了,这是沉淀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的历史之殇,中国人民由此明白改革开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当然,改革有阵痛,开放有风险,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慎重选择改革开放的具体路径。中国正是通过渐进式而非激进式的改革开放,不断解放生产力,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四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是大国,发展过程中当然需要广泛借助外部力量,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自身发展。中国从不依附,也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更不搞侵略扩张,不搞穷兵黩武,而是与合作伙伴平等相处,互利共赢,这为中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未来,中国人民将继续在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并向着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家国家行列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
二、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消失,多极化世界体制建立,全球化进程加快。同时,在世界不同角落出现经济危机、非对称威胁、武装冲突、分裂主义等现象。您认为,中国成功规避了这些问题,是因为坚定一脉相承的社会改革,还是在这一过程中有其他重要因素?如果是这样,中国经验能否在后苏联空间实现?
除了上一个问题中所提到的一些经验,中国领导人曾经说过,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首先还是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只有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无懈可击,有效抵御各种风险挑战。当然,随着自身发展,我们也会更积极地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发挥更具建设性的大国作用。至于中国经验对其他国家有无借鉴意义,这需要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做出判断。
三、世界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国际政策持谨慎态度,这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外合作不断扩大、与亚太地区各国领土争端升温、增强安全与国防建设等有关。中方怎样评价中国与世界大国,特别是地区大国间未来关系的发展?中方是否认为自己的国家外交政策是可预见的?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对外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其核心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本着这一理念,中国更加积极地致力于与各大国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当然,大国间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分歧甚至竞争,但是我们的经验表明,通过建立对话机制、增强战略沟通、加深战略互信,我们能够妥善管控分歧,寻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我对未来中国与各大国间关系的健康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国外交当然是可预见的,最大的可预见性就是我们将坚持和平发展,决不搞侵略扩张,也不搞霸权主义。
四、中方认为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最为迫切的趋势是什么?
当前,在发达国家掀起了一股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思潮,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严峻形势,各国是同舟共济、抱团取暖,还是分道扬镳、各奔前程,这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与挑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两股浪潮哪一方最终占上风,将直接决定当今国际政治生态演变趋势,决定上世纪20—30年代大危机那一幕会否重演,决定未来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
五、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中国为促成各方在世界先进技术交流问题上达成共识作了大量努力。此外中方于今年9月4-5日在杭州举行了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G20峰会,并努力使会议“非政治化”,为解决世界经济的关键性问题创造建设性氛围。中方这一努力是否取得了成功?中方峰会成果是否满意?
G20杭州峰会取得了巨大成功,是二十国集团成立以来覆盖领域最广、影响最深刻、参与国家和组织最多、成果最丰硕的一次峰会。此次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抗击经济衰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共促全球经济增长的积极信号。各国一致同意将携手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模式,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并通过加大创新增长的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推动世界经济包容和联动式发展。此外,峰会还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重要文件,为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画下宏伟蓝图。
六、当前,欧洲国家正在密切关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落实情况,其发展欧亚合作的意图十分明显。当然,落实这一计划面临政治、地区和全球矛盾的严峻考验。您认为该如何有效地消除这些矛盾?是选择退让、还是另寻出路?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方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过程中,取得了那些成果,面临哪些问题?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与所有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蓝图,我们将以习主席所倡导的“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锲而不舍地与各国共同推动这一倡议的逐步落实。当然,我们也不是理想主义者,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对此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准备。我们愿与沿线国家共同努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断化解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把这一合作构想不断稳步向前推进。
乌克兰是中国政府首批确定的“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60多个沿线国家之一,中乌双方已于去年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议定书,不久前还就有关合作路线图达成共识,其中一些项目事实上已经开始启动实施。我们欢迎乌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七、俄罗斯和西方矛盾加剧,欧盟对俄实施经济制裁可能危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落实。此时乌克兰积极表态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中欧的桥梁。您认为,乌方有哪些优势有助于其参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中枢地带,东西贯通欧洲和欧亚两大板块,南北连接波罗的海和黑海两大水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同时,乌克兰工业、农业和高科技领域基础好,技术、人才和资源储备价值高,发展潜力巨大。乌克兰完全可以在未来“一带一路”框架中发挥独特优势、扮演重要角色。
八、在当前世界经济大趋势下,中国非常重视提升国有工业的技术水平,注重扩大自身在国际先进技术市场的存在。请问,中方当前和今后与乌方在包括军技在内的各领域开展合作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多年来中乌双方在科技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中方愿意与乌方推动包括科技、农业、基础设施、能源、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更加重要的是,中方愿推动两国务实合作本着市场经济原则,不断向全产业链、联合研发、共同开发国际市场等方向转型升级,产生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同时进一步推动双方合作渠道逐渐由政府主导向政企结合转变,并充分利用两国中央和地方两种资源和市场,使合作更具活力和效率。
九、当前亚太国家经济充满活力,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亚太地区展开激烈竞争。您认为,未来五年亚太地区局势将向何处发展,主要展现出哪些特点?
亚太地区是当前全球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尽管这里存在民族矛盾、领土纠纷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大国间的竞争,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但地区国家维护和平、谋求发展的愿望是一致的,各大国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地区繁荣与稳定的利益也是一致的。基于此,我有相当的信心认为,未来五年,亚太局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状态,亚太经济将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亚太区域一体化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势头。
十、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独联体国家关系,而俄罗斯依靠自身经济和军事技术实力寻求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今年9月29日,白俄总统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了《中白关于建立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请问,明斯克和莫斯科在发展对华合作领域是否存在竞争,或两方在对话合作方面始终保持一致立场?
中国与独联体各国都保持着良好关系,与各国发展友好务实合作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彼此间不存在什么矛盾或竞争。俄罗斯与白俄罗斯都是中国的战略伙伴,中国与上述两国开展的合作建立在相互需求的基础上,目的都是促进互利共赢,完全可以同步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